BOB半岛【新鲜速递-理论探索】平章起 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 2018年11期原标题:【新鲜速递-理论探索】平章起 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 2018年11期
摘要: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意蕴,社会转型压力增大导致外在性冲突、青年社会心理发展失衡导致内生性冲突、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间接性冲突。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塑造空间,演绎为“碎片化”的情绪释放、“符号化”的传播方式和“部落化”的群体结构。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力的消解,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需要由冲突管理向协调治理的思维转换半岛BOB、由社会本位到关系本位的范式变革,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夯实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基础。
青年亚文化一般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那些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因素大量渗入,青年亚文化被赋予的原始意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化、剥离和消解,而新的生成意义则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变得更加难以区分和建构。在新兴亚文化“场景”(微博、豆瓣、知乎、贴吧等)中“游走”的青年,以其混杂多变的再现方式成为“网络亚文化”的“能指链”[“能指链”的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法国)对结构主义大师弗迪南·德·索绪尔(瑞士)提出的“能指”与“所指”概念进行的创造性改造。在拉康看来,“能指”具有独立性,对意义的探寻使得“能指”像一个个链条,而且在更大的话语中,许多“能指”构成的链又成了大的链环的一个环。在本文语境中,“能指链”意为由“网络亚文化概念”所指向的“青年概念的集合”]。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出的诸多特质,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充满流动性的、碎片化的、符号化的、部落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半岛BOB,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2]。网络青年亚文化可以视作由青年网众发展出的一种话语表达体系和价值判断逻辑,是青年对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矛盾,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和传播优势做出的回应半岛BOB。理解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需要从社会、人文、技术等视角进行关照。
“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社会结构状态的过渡,其内容表现为结构的转换、机制的转换、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改变”[3]。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收入差距扩大、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困境”为主题的亚文化现象悄然兴起。如2012年兴起于百度“李毅吧”的“屌丝”一词,用于对拮据、自卑、失败的自嘲,并迅速演变成为一股“屌丝文化”热潮;又如伴随互联网发展风靡至今的“文化”“弹幕文化”“腐文化”等,表面上是对经典的颠覆、传统的解构,实际上则体现了当代青年在利益导向的作用下,对既希望保持个性又希望得到认可的无奈;从2016年年底开始爆红网络的“葛优躺”则坦率地表达了青年对生活的无力感,相似的图片被网友拼接成视频和表情包BOB半岛官网,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广泛使用;自2017年开始,“丧文化”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最新形态,带有“丧”气质的语言、文字、图片、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爆发式的生长和传播。而较“丧”稍晚出现的“佛系”热度丝毫不减,“佛系生活”“佛系工作”“佛系恋爱”“都行、可以、没关系”等热词,成为部分青年秉持的终极价值。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本身便具备了多元化和跨区域的特质,其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我国自身文化背景和现实的社会土壤之上的。一方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熟人社会”的传统结构和道德秩序对新的“陌生人社会”失去了约束力,对于新出现的各类职业和边缘群体(如网络写手、网红、粉丝等),传统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人际关系面对“流动”的个体身份无法实施必要的监管BOB半岛官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渺小、无力等“失落感”迸发,就业、购房、育儿等客观因素导致个体“压力感”增大。当“失落”和“压力”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本时,会催生出一系列与亚文化相关的产业链(如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网络直播等),“亚文化”成了某一特定人群的“消费”对象和“表演”内容,有资格“消费”亚文化的人群可能就是那些正在创造亚文化的人。由此可见,面对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不同形态,相似的外在表征下可能根源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和现实诱因,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是多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心理,主要包括: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由媒介技术催生而发展出的“无畏心理”、由群体性认同危机而发展出的“挫败心理”、由“视为一种‘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而发展出的“释压心理”。“无畏心理”的生成主要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与个体身份在虚拟空间中“能指”可能的无限扩大。“我”可以是直播平台上的“网红”,可以是“知乎”上侃侃而谈的“智者”,可以是“豆瓣”上言辞犀利的“影评家”,也可以是“天涯”上深扒他人的“八卦天后”等等。在网络空间虚拟特性的加持下,亚文化群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身份混杂,进而“无畏心理”能够取代“抵抗意识”,在网络空间呈现出一种“狂欢”姿态。
“挫败心理”的生成主要由于个体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训。长期以来,法定成年后的青年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往往无法达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评价指标:人生过程要伴随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三十应该而立,要有家庭、有事业、有自己的生活”。然而事实是,30岁仍在求学或在学校进修,发展遇到困境,无法脱离父母支持,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生活压力,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得过且过的大有人在。现实与规训之间的脱节,加剧了青年的无力承受感,所衍生出的“挫败心理”为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生产、传播提供了主观可能性。
“释压心理”主要来自于青年将网络空间的亚文化表达“视为一种‘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BOB半岛官网。网络空间的虚拟属性为选择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提供了可能,以嘲谑的方式与自我调解,更能让人走出困境。从“御宅文化”到“晒秀文化”再到“卖丧信‘佛’”,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本质上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身份认同的渴求。释放负面情绪是寻求归属感、获得认同感的一种方式,青年在网络空间中碎片化的情绪宣泄和话语表达,可以与同样身处困境的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并且极易产生共鸣和归属感。这种“同病相怜”似的归属感,缓释了“必须成功”的压力,从而也刺激了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传播。
此外,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也将抵抗视为一种身份的认同,“任何身份的认同都是以差异的存在为预设,在对差异的比较与反思中确立的”[4],“青年群体以独有的风格和个性凸显群际差异,区分内群和外群,在排斥外群的积极表现中获得群内认同,这种认同往往是一种‘拒斥性认同’,力图通过与外部的对抗来支撑内部的共同‘战壕’”[5]。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向地扎根与向阳生长并不矛盾BOB半岛官网,“亚文化”与“正能量”可以共存于青年文化之中。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应当给予青年足够的关注、理解和包容,才可以创造出广阔的引导空间。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不局限于相同亚文化形态的传播,其更多的是不同亚文化形态的消解、质变,例如“屌丝文化”“御宅文化”“晒文化”“二次元文化”“腐文化”“丧文化”等不同网络亚文化形态的嬗变。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导致的间接性冲突主要表现为:由网络“亚文化资本”积累导致的利益冲突、由网络亚文化消费导致的情感冲突、由网络技术革新导致的价值冲突。
(1)网络青年亚文化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足够的“亚文化资本”。“亚文化资本概念”有助于揭示网络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所依赖的深层文化经济逻辑,“当‘颓废’和‘玩酷’成为一种被时下青年所崇尚的‘亚文化资本’时BOB半岛官网,会催生出一系列与‘颓废’和‘玩酷’相关联的文化产业链和‘场景’”[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文化产业链和“场景”始终都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与青年个体的发展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消解和抵抗。
(2)由网络亚文化消费导致的情感冲突。网络亚文化成了某一人群的“消费”对象,在有资格“消费”亚文化的人群中形成了一种共通的群体归属感。这种群体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同一“亚文化群体”内部的情感冲突、不同“亚文化场景”之间的情感冲突、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情感冲突等半岛BOB。同时,不同形式的情感冲突又成为进行网络亚文化再生产的内生力量,网络亚文化的创造和再生产也因此而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3)由网络技术革新导致的价值冲突。“媒介是文化能够在其中生长的技术”,“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互相依存的因而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7],从技术的角度审视网络空间中青年亚文化的生成,更容易认清其传播特质。技术本身并非价值无涉,但也并非完全的道德中立,它虽然不做过多的价值判断,但媒介固有的符号形式和结构本身对信息发挥着规定和塑造作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再生产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多种心理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而从媒介技术视角思考亚文化的再生产,则解释了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网络空间不断地变换形态、风靡一时。技术革新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存在,从亚文化治理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这一命题则赋予了更多方的启示。
媒介传播是一个符号交换过程,而技术加速了这一过程。在符号化消费日益扩散、个体与群体关系日益混杂交错的信息时代,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异质性、渗透性、可变性和短暂性,在保持相对客观分析的同时BOB半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者的价值指向,应当成为今后青年文化研究的新思考。
互联网既是一套具体的技术设备,又是一种巨大的文化系统。青年亚文化存在于各种虚拟的亚文化“场景”之中,不断更新的媒介技术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塑造空间和系统环境,演绎为“碎片化”的情绪释放、“符号化”的传播方式和“部落化”的群体结构。
媒介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社会本身,与传播内容相比,技术本身更具颠覆性。人们的时间、精力,以及接收和传递的信息内容都会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碎片化。
“碎片化”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质。青年亚文化的不同形态基因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由 “屌丝”“高富帅”“二次元”“葛优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的只言片语,形成一种网络空间的亚文化狂欢,媒介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是最主要的技术动力。一方面,与传统叙事化的信息传递不同,碎片化的信息表达更易于情感的接收和释放,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例如“表情包”似的亚文化传播本身并不追求传递完整的事实,而是以实现“情绪感染”“信息爆炸”为目的的简单化、清晰化的内容传递,其追求的是情感的爆发和感染。信息爆炸的本义是信息病毒式的碎片化传播和内容的无限扩散,因而对于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来说语言模因(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已经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加剧了语言模因的繁殖速率。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方式,语言模因本身就具有碎片化、病毒式的传播特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语言模因,诸如“感觉身体被掏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诗和田野”等流行语,言简意赅、直戳痛点,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和复制能力,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则进一步缩短了这些渲染到位的语言模因引爆互联网的时间。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互联网环境下的青年对主流文化的抵抗相对较弱,多以文化消费的方式来解构主流文化。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技术准入门槛的降低,普通网众被赋予了“符号创作”的空间BOB半岛,例如更具表现力的“表情包3.0(图片式)”便呈现出自下而上的生长态势。在媒介技术的催生下,通过对某些特定的文化形象、意义、概念进行颠覆、分解和重构,符号化的文化表达逐渐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后亚文化”的符号消费时代,相当一部分的“符号表达”相沿成习,如“腐女”“葛优躺”“网红青蛙”等,在亚文化的语境下有着不言自明的含义。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网络空间中各种符号的“能指链”已经挣脱主流语境的限制,逐渐被拆解、拼贴和重塑。
拼贴是“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新的意味”[8],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正是运用这样的手段实现了其独特的符号化表达。比如网友将四肢咸鱼的眼泪、舶来品懒蛋蛋的随时瘫软、网红青蛙Pepe的强颜欢笑等,搭配上如“咸鱼翻身了还是一条咸鱼”“其实并不是很想活”“躺尸到死亡”“颓废到忧伤”等文字,就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消极含义。在表达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符号传递出失望、颓废等负面为主的情绪,语言多为调侃、戏谑,显现出明显的越轨与异端的倾向半岛BOB。比如像“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信这句话”“你无法用钱买到幸福,因为你没有钱”这样对经典语句的解构和颠覆,反映出了网络青年亚文化对父辈文化、主导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抵抗。
从媒介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可以发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从非部落化到重新部落化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长久以来,传统社会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印刷技术是最重要的信息生产工具,而伴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出现,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下,“中心化”的信息与知识获取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个体信息与知识获取的自主性被无限扩大,出现“重新部落化”的特征。媒介技术的革新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信息传播得以回归市民。而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则催生了“亚文化春天”的到来,各具形态的“文化部落”迅速发展起来,比较典型的例如“微博”“百度贴吧”“知乎”“豆瓣”等,亚文化群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拥有了一席之地。
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有着不同背景、特定文化趣味而又难以聚集的陌生个体,能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汇聚,从而形成了获得巨大关注和影响的长尾效应(指非主流化的市场需求会形成需求长尾,而把所有的非主流化的需求市场累加起来会形成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同时,新兴媒介技术为网络亚文化再生产指向不同个体提供了可能,个体具有极大的自由在社交媒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例如“”“宅”“草根”“丧”等流行于青年网民中的亚文化现象,俨然成了一场网络空间的狂欢。如今,以“丧文化”“佛系”为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态成为各大社交部落中又一股文化热潮,“丧事”“佛系”都成为高居不下的热门话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整天累得跟狗一样,那你就误会了,狗都没你那么累!”“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个位数的存款,心累”等等,犀利幽默的表达被疯狂模仿。没有什么“丧事”是不能在自己的“部落”公开的,在这里可以尽情地释放情绪,多数情况下还能博君一笑,觅得知音。
然而,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似乎对青年群体身份的流动性和媒介的虚拟性给予了过度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亚文化群体身份的“异质性”。一个热衷于网上冲浪、衣食无忧的大学生与一名在建筑工地辛勤工作但也有时间进行网络互动的青年民工,在网络空间的亚文化领域中有何异同,如何认识在虚拟化、碎片化的网络空间“游走”的青年与个体真实的经济、、社会处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同样应当成为今后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传播方式的变革不但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同时也给人们的认知设置了新的障碍。网络社会依然集合着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价值冲突,网络空间的青年毫无疑问面临着信仰、意义和价值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半岛BOB。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边缘化的文化形态,也毫无疑问地具有抵抗的、反传统的亚文化特质。然而,青年亚文化是无法完全脱离社会主流文化而独自发展的,因此它与主流文化之间又存在着依附的、融入的一面BOB半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协调治理需要我们转换思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康向上的青年社会心态,探索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和谐共处之道。
冲突管理思维的本质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秩序为旨归的思维形式。冲突管理思维下的青年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处于文化生态系统末端和权力中心边缘的具有一定抵抗意识和冲突意味的文化形态,因而“管控”成为最直接和最必要的手段。然而,不论是从主观层面倡导对青年亚文化的管控BOB半岛,还是把对青年亚文化的管控作为一种被动的客观结果,这种思维方式都存在着“过犹不及”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青年亚文化的运行机能和社会的整体文化生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青年亚文化以更加碎片化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嵌入社会主流文化中,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意识有所弱化。因此,长期以来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麻烦制造者”的观念应有所改变,具体的管控方式也应有所调整BOB半岛官网。
治理是对管理的超越BOB半岛官网,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与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治不同,治理强调自上而下的管治与自下而上、多方参与相结合的管理。与冲突管理思维过于强调依靠强制性的权力不同,协调治理是一种以引导和规范为主要特征的吸附式治理,主张在青年亚文化治理过程中将强制性权力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倡导在主流意识形态适度监督下青年亚文化的充分自治,强调引导和规范在青年亚文化治理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坚持“以文化人”。通过构建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相适应的文化认同机制,引领青年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效,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自信,克服青年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偏见和情感疏离,引导青年亚文化走入正轨,实现自我净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关注青年发展过程中合理的文化诉求。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媒体技术急剧变革等宏观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回应,是青年群体利益诉求的一种文化表达,彰显着青年群体的性格特质和精神追求BOB半岛官网。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必须将网络青年亚文化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将其整合进社会的整体利益格局中,尊重青年合理的发展要求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营造出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和秩序井然的文化格局。
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世界观,代表着某一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治理范式从社会本位转向关系本位是一种科学的范式变革,是在反思传统青年亚文化治理基础上,对网络青年亚文化治理范式的科学探索。社会本位思想反映到网络青年亚文化治理领域,体现的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范式半岛BOB,是与冲突管理思维一脉相承的。社会本位的治疗范式习惯以一种相对狭隘的视野俯视青年亚文化,将网络青年亚文化归结为青年群体自身的思想和个体行为,而不注重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出发去评估青年亚文化的“病症”,以至于无法真正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关系本位”(“关系本位”一词由梁漱溟提出,意为:中国的社会关系既不偏重于社会,也不偏重于个人,而着重于“关系”,是为“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则是为了规避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固有局限而建构的科学范式。关系本位的建构范式就是时刻将视野投向人与社会之间的广阔领域,既承认社会对人的建构性和约束性,又重视人对社会的建构性和创造性,在动态的过程中探讨个体价值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路径,实现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扬长避短和根本超越BOB半岛。
在社会治疗范式的主导下,主流文化就如同一把度量尺,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半岛BOB、不容置疑的威权姿态度量着青年的言行举止,只要青年的言行举止与主流文化的要求不一致,就会遭到裁剪和修理。然而,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压制下所展现出来的表面顺从也只是暂时性的,一旦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制稍微松动,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紧张关系就会再度显现。事实上,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成年社会的知识与规范并不是先验的客观存在,一切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体系。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青年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敏锐的感知力,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因此,他们具有天然的创新优势;另一方面BOB半岛官网,网络时代的青年具有突出的信息获取优势和信息处理能力,借助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BOB半岛官网,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活跃姿态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建构功能。因此,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BOB半岛官网,要尊重青年的创造天性,并充分认识青年在某些领域的超前性与引领性;要尊重青年的合理需求BOB半岛,充分挖掘网络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凝聚功能;要善于汲取网络青年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进入主流文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破坏性,充分释放网络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映照功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治理的关键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国大地”半岛BOB,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反映,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凝练。“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9],时代的需要产生了时代的理论BOB半岛官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旋律,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理论自觉与价值自觉,是实践进程中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既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全部宗旨,从根本上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普遍追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0],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基本功能。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力的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藩篱,化“媒体困境”为“技术优势”,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夯实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必须符合新媒体语境下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和感知。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遭遇网络亚文化语境“有图才有”的认知逻辑时,准确地把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要求、道德规范,以大众化的素材和亲和力的语言融入新媒体环境之中则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认识网络空间青年社群的流动特点,善于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承载手段,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网民社会情感的主要寄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发挥育人功效,关键在于青年与社会是否可以达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基本的价值共识。因此,要立足于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整合新媒体网络阵地,附以有温度、饱含情感、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感化、改变青年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呆板、枯燥的传统印象,强化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感认同,顺势而为推动网络“青年亚文化”向网络“青年正能量”的转化,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现代社会急剧变革的产物和时代的症候。作为现代社会中青年发展现状的真实映照,网络青年亚文化蕴藏着青年群体的复杂心态和多元诉求,折射的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我们透视社会变迁与发展提供了极佳的视野。为此,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网络青年亚文化,科学评判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消极意义和正面价值,探索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和谐共处之道。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实证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CKS046)、2015年天津市社科规划资助课题“社会治理迈向新境界过程中思想教育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TJKS15-003)的阶段性成果]
[1][英]斯图亚特·霍尔.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孟登迎,胡疆锋,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20.
[2][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张谦,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
[4]韩芳.涵化理论视域下自媒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4):190-193.
[5]董子铭.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新闻界,2017(11):45-51.
[7][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
[8]汤景泰.情感动员与话语协同:新媒体事件中的行动逻辑[J].探索与争鸣,2016(11):49-5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44.
[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988888888